欢迎进入山西奇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News

服务热线15235932388

一文解析果树裂果

作者:山西奇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05-21 点击:1

202405216382.gif

202405211319.jpg

裂果是一种在果树生产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是果实对内部生长与外界环境不协调作出反应而使果实表面出现开裂的生理现象。

大多数果树都存在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裂果现象,不同果树的果实裂果状况也不尽相同。普遍报道的易发生裂果的重要果树有葡萄、石榴、苹果、桃、油桃、樱桃、荔枝、梨、李、杏及一些柑橘类等。

裂果发生的时期多数在果实转色期或果实膨大期,有的则在生长早期,或在整个发育期都可出现。即使在同一天中,白天和夜晚裂果情况亦有差异。不同果树间果实的裂果率也有差异。

 202405212082.jpg


雨季节,处于转色期的藤稔葡萄非常容易裂果

尽管树种、品种、成熟时期、裂果发生的时期及程度不尽相同,但大多数果实的裂果常发生于果实迅速膨大期。这可能是由于此时期果实对外界自然环境及内部生理代谢的协调能力弱,从而使果实开裂。

 

导致裂果的原因

果实的遗传本质会导致果实或部分果实开裂,即裂果是品种本身固有的特性,受遗传因素控制,会对其后代产生影响。苹果品种中与国光有亲缘关系的品种如富士(国光×元帅)、千秋(富士×东光)等均有裂果现象,这可能是由国光的裂果遗传特点所致。

裂果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前者包括组织器官结构及生理生化因素等;后者包括环境因子及栽培条件等。尽管任何裂果性状的出现归根到底都是受基因调控的,但有些裂果的发生是环境影响的结果。易发生裂果的果树品种即使在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下,裂果也时有发生;反之,不易裂果的果树品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则可能不发生裂果。

恶劣的环境是导致裂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气温过高或过低、忽高忽低均会导致裂果,温度高时比温度低时更严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果实比遮荫的果实发生裂果的几率大。葡萄裂果发生的原因是葡萄果实在较长时间的干旱条件下突然大量吸水,使果实含水量大幅变化而造成果实内外生长失调形成裂果。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果实迅速膨大期持续高温后遇骤雨会导致脐橙裂果。温度对裂果率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裂果在10~40 ℃时与温度呈线性增加。

病虫害会导致果皮停止生长,发生病害的部位即成为果实开裂的突破口,使裂果率升高。炭疽病和白粉病能引起巨峰葡萄发生裂果。桃疮痂病会使桃发生龟裂。炭疽病可以引起脐橙裂果。及时防治介壳虫、锈壁虱溃疡病及疮痂病等病虫可有效防治柑橘裂果。

不同的树种或相同树种的不同品种,发生裂果的状况不同。良好的栽培条件能使树体旺盛生长,协调营长与生殖生长,从而不易发生裂果。裂果是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失调现象,矿质营养的缺乏或富集会对其产生影响。负载量过大、未进行疏果的葡萄树裂果较重,而树势较好、负载量合适的裂果较轻。覆地膜附加简易避雨技术能有效地防治力扎马特及藤稔葡萄裂果。另外,选择的砧木不同,裂果程度也不同,如不同砧木上的玉环柚,枳砧裂果严重,其次是酸柚砧,低的是高橙砧。

防治裂果的措施

裂果是遗传、生理及环境等诸多因子影响的结果,不同树种、不同品种和相同品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生裂果的原因不同,不是采用单一措施即可解决的问题。根据裂果发生的原因,可在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裂果。

由于不同果树或同种果树的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特性、成熟期及成熟时环境条件等的不同,它们均有其易裂与抗裂品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易裂的优良品种应规划在成熟期无雨或少雨的地区发展。根据品种不同的成熟期来选择合适的品种,使其尽量避开当地的高温、阴雨季节等不良天气,减少成熟期裂果。

新建果园应选择沙质壤土,若已在排水不良和黏土地上建园的,应加强土壤管理,通过深翻改土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力,并增施有机肥。对于土质过分黏重的要掺沙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性能,适时、适量地灌水,及时排水,维持适宜、稳定的土壤水分状况,避免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维持适宜的树势。在旱雨季分明的地区,前期久旱不雨,后期果实发育时又是阴雨不断,更要做好旱季灌水和雨季排水工作。同时,可采取果园覆草、果园生草和起垄栽培的方式来表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平衡土壤水分,减轻裂果的发生。

当选好抗裂品种并建好合理的果园后,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果园的综合管理。要注意合理修剪,对幼树和高接树及强旺树要加强夏季管理,开张各级骨干枝的角度,综合应用各种生长季节的修剪措施来保持中庸树势,有利于降低裂果率。

保持中庸树势,有利降低裂果率

及时疏花、疏果,保持树体正常负载量。进行果实套袋可使果实避免雨水、强光、农药的刺激和病虫的危害,从而有效地减少裂果率。在果实膨大期,重视和加强病害防治。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前期注重适时、适量灌水,后期防止因果实吸水而引起的果实迅速生长,使果肉与果皮协调生长而减少裂果。

套袋可以显著减少油桃的裂果率

另外,还要注意增施有机肥及微肥,如农家肥猪粪、鸡鸭粪、绿肥等,它们所含的微量元素较多,能满足果树对不同营养成分的需求,同时可喷施矿质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来减少裂果的发生。

增施有机肥及微肥可以增强树势,减少裂果

在我国南方产区,在葡萄膨大的中后期雨水较多,因此,采用避雨栽培可有效减轻裂果及病害的发生。如浙江等地在葡萄架上搭小拱棚,地面铺塑料膜(减少土壤水分的急剧变化),防止裂果的效果明显。搭建防雨设施同样可以有效防止樱桃的裂果。因此,采取避雨栽培也可以很好地防治裂果

 

202405211027.jpg

202405211491.jpg

弘蕊奇蕊氨基酸,动物毛发高温螯合而成,营养全面好吸收,小分子氨基酸直击作物需求,能有效提高作物吸收利用能力,养根壮根,改良土壤,作物根际环境,同时提升作物抗旱抗寒能力,提质增效,壮果靓色!

相关标签:
苹果已经进入成熟期,马上面临陆续上市,返青问题再一次呈现在大家面前,让种植户非常头疼,而且上色的好与否是评价苹果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收购价格,大大减少了苹果种植户收益,近期不少种植户咨询有关预防苹果返青的问题,下面整理一下,以供参考。01苹果摘袋返青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1、摘袋时间过早:由于部分果农为了早卖抢占市场,把苹果摘袋时间推前,有的摘袋时间比原来早10-15天。由于摘袋早果实在袋内生长期短,养分的积累没有达到的程度,苹果果实内的类胡萝卜素或花青苷等合成不足,造成了果实不能全部退绿或退绿差。同时,苹果成熟期气温仍较高,昼夜温差小,对果实上色不利。2、使用劣质苹果袋:目前社会上纸袋加工厂家多,来源广,在产品质量上难以保证,加之有些苹果属中早熟品种生长期短,多数果农舍不得使用纸袋,使大量劣质纸袋流入生产环节。尤其是使用遮光性差的纸袋,造成了果面粗糙退绿差。据调查,多数果农用的纸袋80%以上为廉价劣质袋,袋不足20%,直接影响到套袋果退绿。3、阴雨天摘袋:阴雨天摘袋或脱袋后遇持续阴雨天气,因光照不良,果实易出现返绿现象。特别是摘袋后5天内遇大的降雨过程的果园,果实返绿重,果面粗糙,果锈、鸡爪纹、红点病严重。果品质量不如不套袋果。4、果园郁闭不透气:调查发现,摘袋后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普遍存在着果园郁闭通透性差的问题。由于树体枝叶量大,光照不良,加重了果实返绿现象的发生。5、施氮肥过多:套袋果在遮光的条件下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但由于果园大量使用化肥,造成树体过旺,摘袋后,果实见光后叶绿素交换速度加快。特别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果实内叶绿素迅速增加,返绿现象明显。6、土壤恶化:随着连年种植,偏施大量元素,造成土壤酸化,而且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连年减少,土壤微不平衡,通过观察统计证明,土壤状况好的地块返青现象明显低于土壤恶化地块。7、养分不均衡:苹果施肥不是单独施用某一类营养,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有机类物质、有益微生物菌、氨基酸,都是苹果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这些成分没有谁重要不重要,谁也代替不了谁,这就要求我们平衡施肥,只有这样,苹果树体养分充足,自我调节能力强,才会有效避免返青现象的大面积发生。 图片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02减轻或避免苹果返青几点可行措施1、要做到适期摘袋。果实在袋内生长期不少于85-90天,全部退绿呈乳白色后脱袋,经过充分成熟达到全面着色后采收。2、选择使用果袋。应选择使用遮光性好、质量可靠的纸袋,好用外灰内红双层纸袋,提高果袋的退绿效果。3、选择适宜摘袋时期。要选择阳光温和的连续晴天摘袋,好摘袋后3-5天内无阴天或降雨过程。如摘袋后遇雨,应立即喷上色叶面肥。有利于控制果实返绿,上色,提高果面光洁度。4、重视夏季修剪。对郁闭果园进行改造,调整树体结构,疏除遮光严重的骨干枝,实行高光效管理,是解决摘袋后果实返绿主要措施。5、合理施肥。要做到科学施肥,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量,防止因氮肥过多而引起套袋果返绿现象发生。可在摘袋前15、5天各喷施弘蕊奇蕊氨基酸一次,以加速花青素的合成和运输,果实着色。6、铺设反光膜。摘袋后及时铺设反光膜,增加太阳光能利用率,使果实充分接触光照,花青素的合成,以便于果实着色。7、全面补充营养,有机、无机、微生物菌、氨基酸都要适时补充。 苹果的标准是果个、果型、糖度、表光、上色等综合因素评价的,而我们讨论的苹果上色问题也是一个管理综合因素所影响,而不是解决一个问题或抓好某一时期管理就能达到目的的,比如科学合理平衡施肥问题,就是解决上色问题关键点。  氨基酸液体肥 氨基酸液体肥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氨基酸肥料 肥料 氨基酸液体肥 氨基酸液体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