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山西奇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News

服务热线15235932388

打药前一个小动作,可让药效翻倍!怎么做?

作者:山西奇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07-04 点击:0

202407071645.gif


打药前一个小动作,可让药效翻倍!怎么做?


农药二次稀释,是先用少量水或稀释载体将农药制剂稀释成母液或母粉,然后再稀释到所需浓度,它比一次配药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很多人却把它忽视了!

202407071716.jpg


一、能够保证药剂在水中分散均匀

例如可湿性粉剂、粉粒往往团聚在一起成为粗团粒,如果直接投入药水箱中一次配液,则粗团粒尚未充分分散即沉入水底,此时再进行搅拌就很困难。

如果直接采用一次稀释,农民朋友因为打药时搅拌不够均匀,药液在喷雾器中没有分散开来,导致有的地方浓度高、有的地方浓度低,不利于均匀喷雾。这也是所有企业,包括制造工艺非常高的外企,也在提倡二次稀释的原因。

因此,先用少量水配成较浓稠的母液,进行充分搅拌,使粉粒分散后再倒入药水箱中进行后稀释。胶悬剂在存放过程中易出现沉积现象,即上层逐渐变稀而下层变浓稠。配制药液时采取两步法配制。

二、有利于用药

随着近年来农业的发展,每亩地用量仅需十几克(或毫升)甚至几克农药,分配到每个喷雾器中的量更少。这时采用两步法配制有利于准确取药。

如麦田除草剂“XXX”,亩用可湿性粉剂8克,如果对水45公斤喷施则每桶(15公斤)用药仅2克多,一次配制时既不易称量准确,又难以稀释均匀。因而可将原药8克加水600克配成母液,然后每桶用母液200克加水15公斤稀释即成。

三、可减少农药中毒的危险

对毒性较高的农药,采取二次稀释法配制能减少接触原药的机会。例如有些毒性比较强的

农药,一次稀释法有4次接触原药的机会,而二次稀释法只有一次,中毒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后面就算再接触到药液,也是兑好的母液,中毒的概率大大降低。

因此二次稀释法是所有农药使用技术里面要普及的一项技术,也是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去推进的。保守估计,不进行二次稀释的农药产品表现的效果,比进行二次稀释的农药产品防效至少差15%~20%

一次稀释的农药用药方法是对农药资源的一种浪费,应当制止。粉剂、水分散粒剂更应该提倡二次稀释,包括一些披着干悬浮剂外衣的水分散粒剂产品也该如此。

 
农药二次稀释的方法

对农药进行二次稀释也称为两步配制法,是农药配制的方法之一。可采用下列方法对农药进行二次稀释。

1、选用带有容量刻度的医用盐水瓶或其他小型容器,将农药放置于瓶内,注入适量的水配成母液,对悬浮剂等粘性较重的药剂要将粘附在小包装上的药剂清洗下来,轻轻搅动使容器中药剂充分分散溶解,再用量杯计量使用。

2、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时,可以在药桶内直接进行二次稀释。先将喷雾器内加少量的水,再加放适量的药液,充分摇匀,然后再补足水混匀使用。

3、用机动喷雾机具进行大面积施药时,可用较大一些的容器,如桶、缸等进行母液一级稀释。二级稀释时可放在喷雾器药桶内进行配制,混匀使用。

注意:为了保证药液的稀释质量,配制母液的用水量应认真计算和仔细量取,不得随意多加或少用,否则都将直接影响防治效果。



相关标签:
6月份,是苹果树进入幼果膨大期、新梢旺盛生长到封顶期和花芽分化期,做好这个时期果园果实套袋、肥水管理、果园覆草、夏季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是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更是保证今年花芽分化良好,明年树上有花有果的重要途径。01果实套袋为了生产果品,好使用质量稳定的双层纸袋。有条件的果园浇水后套袋更好。适时套袋:一般在谢花后30-45天开始,半月内结束。要选择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17点之间进行,不要在中午高温(30度以上)和早晨有露水、阴雨天进行。要保证果袋撑圆,果实悬空,袋角透气孔张开,扎紧袋口。 套袋的时间因不同地区、不同苹果品种而不同。套袋过早,幼果太小,容易发生落果和日烧,加上果形判断不准,影响后期商品率。套袋过晚,果实皮孔易大,表面粗糙,苹果退绿不,底色发绿,摘袋后上色慢,影响后期色泽。除易生锈品种外,早熟和中熟品种宜在落花后约30天,晚熟品种宜在落花后约45天左右进行果实套袋。对于红色品种富士苹果套袋一般在生理落果(5月下旬)之后进行,即从落花后45天左右开始,2周内完成,大约为6月上旬开始,迟于7月初套完。因为6月落果已经结束,果实优劣表现明显,果柄木质化程度和果皮老化程度增高,不容易伤果实。套袋时,应选择晴好天气的上午8:30至下午17:00之间进行。早晨露水未干时不能套袋,否则容易形成水锈或在萼洼处产生黑色斑点。套袋应尽量避开温度高的时段(气温30以上)和阳光直射的方位。Q套袋前用药要注意A套袋喷药既要、杀虫效果好,又要对果面刺激性小,建议选用剂型的悬浮剂、胶悬剂、水剂,以及水分散粒剂、可分散粒剂、干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的杀虫剂。尽量不用有机磷杀虫剂,不用铜制剂,不用复方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含硫磺成份的杀虫剂,不用乳油制剂等。幼果期慎用硫酸亚铁、硫酸铜,幼果期慎用硫酸锌、劣质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铵(有些含有刺激性的碳酸氢铵),以免刺激果面,造成隐形肥害。慎喷对果面有腐蚀作用的劣质渗透剂和增效剂,这类药剂多采用玻璃瓶包装,应引起注意。02肥水管理近年来,随着树龄的增大、一些果园留果量过多以及管理不善等多种原因,许多果园树势偏弱,加之近年大小结果现象突出,六月追肥就显得特别重要。此期追肥应以肥为主,突出钾肥和氮肥,辅助磷肥,要抓紧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尽快进行。目的是充实顶芽,提高明年花芽质量。 花芽分化,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叶面喷肥:以花芽分化和幼果发育为目的,全树喷施氨基酸+高磷+钙。幼果期,细胞分裂和果皮形成需要大量的硼(缺硼直接导致果皮粗糙,严重缺硼时导致缩果病,补硼能钙吸收),对于中早熟品种或缺硼的富士等晚熟品种,此期还可加喷硼等,补充营养、花芽分化、减轻苦痘病、痘斑病和缩果病等缺生理性病害。  地下追肥:6月份是花芽开始生理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时追施氮肥和钾肥十分重要。施肥以氮肥和钾肥为主,适当施用磷肥。但幼旺树则应减少氮肥用量和灌水量,使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大排水量的60%左右,以花芽形成。 03果园覆草 秸秆覆盖在果园土壤表面,能减轻阳光照射强度,夏季降低地温,减少地面水分蒸发。秸秆腐烂后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有利于土壤理化性状和团粒结构的形成,了根系对土壤肥水的吸收和利用。秸秆覆盖后形成的较好的水分、温度条件,了果树的生长环境及果园小气候,了果树地下与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了果品产量和质量。成龄果园可全园覆草,幼龄果园或草源不足时可覆盖树盘。覆草可用麦秸、碎玉米秸、绿肥作物、杂草等。注意先中耕浅锄,耙平地面,顺行筑畦或方形树盘,然后盖草。两行间留出50公分作业道,近树干处留出20公分间距,以防根颈积水、缺氧。覆草厚度15~20公分,每2500~3000公斤/亩。为了防止风吹覆草,可从行间取少量土散压在覆草上。覆草后勿灌大水,并注意雨季排涝。平地果园,特别是粘土果园覆草应与起垅排水相结合。实行果园覆草后不用每年翻刨,只需每年麦后加盖一层草,约为初次量的1/3。04夏季修剪本月份是花芽分化关键的时期,为确保当年形成足够的花量,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6月是苹果树夏季修剪的重要时期,主要目标是旺树控制营长,花芽分化,光照。要及时综合运用扭梢、摘心、拿枝、环切、拉枝、疏枝等夏剪措施,及时调节树体生长,缓势促花。幼树和生长偏旺的树应用生长延缓剂或生长抑制剂,可控制旺长,花芽形成。可以用高浓度弘蕊奇蕊氨基酸进行控旺,一般在6月上旬使用,可加快长梢的迅速停长,成花。生长调节剂与环剥、环刻等措施配合应用,效果更好。 05病虫害防治此期病虫害主要有轮纹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以及腐烂病和山楂叶螨、二斑叶螨、绣线菊蚜(黄蚜)、金纹细蛾、旋纹潜叶蛾、桃小食心虫等。轮纹病:此期病菌都已进入大量形成孢子的时期,若降雨或高湿,均有大量孢子散发出来侵染果实,导致果实带菌。降雨后及时喷药是减轻后期烂果的关键。斑点落叶病:6月下旬,如果降雨较多,病梢嫩叶可能大量受病菌侵染。褐斑病:越冬病菌花后即开始开始侵染叶片,6月中旬开始发病。该病多从树冠下部开始发生,逐渐向树冠中上部扩展蔓延。山楂叶螨:进入6月,因气温升高,繁殖加快,前期发展较快的果园,6月中下旬能出现落叶现象。麦收前后要切实注意搞好防治。二斑叶螨:5月底到6月上旬开始上树危害,初期繁殖较慢,危害不重,但应早期注意防治,避免以后成灾。绣线菊蚜(黄蚜):麦收前,这种蚜虫危害较重。一个新梢上常常聚集成百上千头蚜虫危害,造成叶片卷缩、新梢瘦弱,对幼树及幼苗危害较重。金纹细蛾(潜叶蛾):5月下旬是金纹细蛾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6月初,第三代幼虫蛀叶危害,幼虫蛀叶初期仍是药剂防治关键时期。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5月下旬开始出土,6月中下旬为出土高峰期,幼虫出土和降雨关系密切。幼虫出土时施药防治效果较好,可在出土盛期用40%毒死蜱乳油300~400倍进行地面防治,树上防治可选喷菊酯类杀虫剂防治。  氨基酸液体肥 肥料 氨基酸液体肥 氨基酸肥料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氨基酸液体肥 氨基酸液体肥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